《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二是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这是党中央给主流媒体部署的新课题,是发展方向也是变革号角。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国际传播面临新挑战,主流媒体必须认真思索解题思路,并付诸实际行动。
中国新闻社是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中央重点对外传播媒体,在我国新闻宣传和国际传播矩阵中有着独特定位、发挥着独特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中新社结合自身使命任务,积极探索具有差异化特色的融合发展路径,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打造新型国际传播主流媒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01
一、从“融”到“全”,准确领会系统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刻变革,媒体融合发展是其中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到“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不断进行顶层设计,推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政策举措,将媒体转型改革向纵深推进。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要让互联网的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建立起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传播体系,如同其他领域的变革一样,新闻传播领域的改革也必然要由局部探索向全面深化转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主流媒体提出“系统性变革”的要求,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系统集成”一致,意味着在新闻传播领域要进一步进行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我们理解,可从以下四点来把握其内涵。
其一为“大”,这是事关大局的系统性变革。以媒体融合转型为特征的新闻事业改革,深度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各项改革需要良好的内外部舆论环境,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重要保障。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要与其它各领域改革协同,要放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谋划。
其二为“新”,这是全面拥抱新技术的系统性变革。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驱动转型,面向新赛道重构技术底座,是下一阶段媒体融合的显著特征。主流媒体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内容提质、渠道增效、场景延伸、用户凝聚等,是今后一个阶段主流媒体的重要创新课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改革的大命题,新闻传播工作要有本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未来已来,道在其中。
其三为“全”,这是强调全要素全流程的系统性变革。中央最新要求突出强调“生产”和“评价”两个环节,意味深长。生产指向内容,内容建设是根本,当前一些炒概念、玩噱头的形式主义做法值得警惕;评估指向效果,流量驱动背后是否真实触达受众切实起到引领作用,需要多维度评价体系。系统性变革要求主流媒体形成更加集约高效的生产-传播-评估全要素全流程闭环机制和体系,在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质量与流量兼备的产品上更下功夫,也要在真实连接用户、提升传播实效上更下功夫。
其四为“深”,这是破除体制机制深层阻碍的系统性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变革就是要对生产关系进行系统性重塑,必将触及资源、要素、利益的重组重构等深层次问题。组织领导架构、管理运行机制、生产体系、传播链条、造血机能、人才结构、考评激励机制等,都是需要持续攻坚的“硬骨头”。
□ 中国新闻社《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一图看懂》报道页面
02
二、从“移”到“智”,着力推动系统性变革
中新社是触网较早的主流媒体之一,我们将“建设全媒型通讯社”作为目标,坚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化融合之路。进入风起潮涌的智能时代,下一步该怎么干?基于对全会精神的认识,结合新时代融合变革经验,我们有以下思路。
坚持导向为魂,始终把稳方向保持定力。传播格局颠覆性重塑,内外舆论场日趋复杂。主流媒体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更要在多元挑战中重回传播中心位置,在众声喧哗中引领思潮凝聚共识。不管怎么改,方向不能变,导向不能改。主流媒体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战略定力。中新社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央媒属性”,发扬“中新风格”,坚持“文有品社有格”,牢牢把稳政治方向,守好政策导向关和内容品质关。
坚持内容为王,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媒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首要解决扩大优质内容产能问题。中新社始终把内容建设作为中心任务,在采编工作中坚持策划为先、内容为王、质量为本。近年来,我们以“专精特新”为导向优化产能结构,一是优化存量,压减冗余,优化基础性产品结构,增加分众化、差异化、特色化内容供给;二是做足增量,大力发展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内容,形成多元立体产品体系;三是关注变量,时刻感知新业态,提前布局试水。这些做法催生了《近观中国》《习言道》《时政微视频》《问答二十大》等一批品牌栏目和拳头产品,赢得了口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减脂强身健魄”,以差异化、独特性构建品牌体系。
□ 中国新闻社“问答二十大”海报
坚持效果导向,整合渠道强化聚合传播。推进融合发展以来,中新社按照“一体发展、移动优先”战略构建起以网站、客户端、社交媒体账号等为主体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全社新媒体平台和账号达300余个,总用户数达6亿,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探索精准传播、合作传播、人脉传播、圈层传播等融通中外的传播新范式。如,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中新社联合全球百家华文媒体以及14家海外央企,共同推出《足迹·丝路24小时》全媒体特别节目,充分调动多形态产品、多元化主体、多层次圈层、多样态手段,深入探索聚合传播新形态。“万物皆媒”的时代,传播效果不是渠道简单叠加,而要高效整合有机相融,重点是传播体系建设,这是中新社继续探索的重点。
坚持多点突破,拓展丰富“新闻+”模式路径。新的传播生态,主流媒体不能囿于“传者中心”思维,仅把自己当作信息入口,而要重新审视媒体功能边界。结合自身特点,中新社确立起“新闻+文化+智库”的发展方向。我们致力于打造的不仅是资讯平台,更是思想交流平台、人文交往平台、公共外交平台。如,我们创办了大型学理型融合栏目《东西问》,采访了1800多名中外专家,推动东西文明对话;我们发力建设“四大朋友圈”,长期联系国际意见领袖、华侨华人、海外新生代、“洋网红”等跨文化代表人士,增进“知华友华”民意。智媒时代,给予主流媒体功能边界广阔空间,不断探索“新闻+”新模式,是打造全效媒体的题中之义。接下来,中新社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服务功能。
□ 中国新闻社大型学理型融合专栏《东西问》,采访了1800多名中外专家,推动东西文明对话。英文精选集East-West Dialogue由英国知名出版社帕尔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并上线“开放式存取资源图书馆”(OA)平台
坚持创新为要,积极布局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在进行高效能高精度的内容生产、信息分发和用户连接方面展现巨大前景。中新社提前布局,旗下中国新闻网成立“AI实验室”,探索技术赋能内容生产。“AI眼中的中国”“AI看两会”等系列产品展示了AIGC技术在文化传播和政策解读中的独特作用。从实践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传播领域的应用,契合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的要求,是下一阶段推进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不过,新技术的可及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观察验证,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躁进。中新社下一步将顺势而为、量力而行,主要在技术辅助内容生产、核查,大数据分析精准分发,新型传播平台布局等方面加强探索。
□ 中国新闻社旗下中国新闻网成立“AI实验室”,探索技术赋能内容生产。“AI眼中的中国”系列产品试水文化传播
坚持系统思维,深化体制机制全面变革。近年来,中新社确立“新闻立社、特色兴社、人才强社”的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各项改革的协同性、整体性。不断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全媒体一体化生产传播;着眼全媒体人才培养,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用好事业与企业双主体发展模式,以“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成立为标志,在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运营、集团化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我们也将坚持惟新、惟实、惟简、惟贤,把握好“破”与“立”、“稳”与“进”的关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系统性变革,切实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03
三、从“能”到“力”,科学检验系统性变革
主流媒体要强内功,更要见事功。中央高度重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条目通篇开列60条,国际传播工作单列1条,足见分量。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传播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而效能问题则是国际传播的重点。此次,中央强调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需要突出领会从“能”到“力”一字之差背后的深意,这包含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等丰富内涵,是对主流媒体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对工作力度的更高要求。
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希望我们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快融合发展,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新社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贺信精神,努力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国家使命、自身定位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路径,努力在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场、掌握国际话语权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新社工作实践,我们认为,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六个维度:一是取势。要分析国际传播的时与势,提升知内知外能力,牢牢把握国际传播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道。要大讲多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让大道更昌明。三是善策。现阶段做国际传播工作,善借是上策。本土化、商业化、合作化、民间化,既是通用规律,也是当前行之有效的策略。四是优术。从战术层面多出妙招,灵活运用,不断创新转换话语叙事方式。善用AI技术做好大批量的多语种即时翻译等。五是问效。坚持实践标准,一切从效果出发,以终为始,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六是固本。加强国际传播的主体包括媒体自身建设,并高度重视多主体的组织协同和前后端统筹配合。
当前国际传播工作面临新挑战,担负新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各项部署,深化机制改革创新,以系统性变革提升国际传播效力。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探索文明叙事,拓宽国际传播领域。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必须胸怀文明交流互鉴的大格局,秉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大视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新形态蕴涵着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是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中新社一直在专注探索“文明叙事”,力求向世界讲清中华文明的根性与底色,传递中华民族的自信和善意,在国际传播中构造更多的非对抗性场域,为中外文明交流创造更大空间。
二是坚持融通中外,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国际传播需要“陈情”与“说理”相结合、“有为”与“有效”相统一。我们所追求的国际传播应该是跨越文化壁垒的双向奔赴,寻找最大公约数的融通中外。中新社将不断传承和发展“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中新风格,寻求和拓展“情感共鸣”和“认知共通”的国际传播话语空间,致力于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三是广交天下朋友,凝聚国际传播力量。近年来,大家经常谈论“卡脖子”问题,必须认识到,舆论上也会有“卡嗓子”现象。我们要以极限思维思考国际舆论环境,致力于搭建战略传播体系。国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沟通,说到底也是团结力量、争取人心的过程。要广泛联系政、商、学、媒界的国际传播力量,在人才培育、平台建设、合作传播等方面充分借力发力。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我们将广泛凝聚华侨华人、华商华媒、华裔新生代力量,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作者系中国新闻社党委书记、社长)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9期
原标题:《以系统性变革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安雨帆(实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